-
2024 年 3 月 〈重讀拍瀑拉—清末沙轆社地權流失原因探討:以臺中梧棲南簡名宦家蔡詒鈔家族古文書為例〉,《地方感與全球化—文化.文學與社會視野》,臺中市:逢甲大學人文社會學院文化與社會創新碩士學位學程,頁 1-35。ISBN:978-986-5843-81-6(匿名雙外審通過)
-
2024 年 2 月 〈淨良長老與戰後臺灣高等教育—以臺灣佛教史研究人才培育為例〉,《人文佛教的先覺者—淨良長老圓寂週年紀念論文集》,嘉義縣民雄鄉:國立中正大學媽祖文化研究中心;臺北市:財團法人彌陀文教基金會,頁 72-92。ISBN 978-626-97624-3-9。
-
2023 年 4 月 〈慈心保赤—臺灣民間生育文化所見金屬類鎖片之形制與成分探析〉,《文化與社會》,臺中市: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頁147-172。ISBN 978-986-5843-78-6(匿名雙外審通過)
-
2021年8月 〈檔案、碑碣史料與歷史事件—以清代臺灣張丙事件為例〉,《碑碣、文獻與地方社會》,臺中市: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頁147-172。
- 2020年11月 〈以何因緣成此盛會:佛光山世界神明聯誼會創發背景之探討〉,《宗教融合:世界神明聯誼會學術論文集》,高雄市: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頁 140-162。(與林美容合著,本人為第二作者)
- 2019年7月 〈連橫的佛教研究〉,收入淨良長老、楊維真、蘇全正主編,《臺灣佛教的歷史與人物》,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財團法人彌陀文教基金會、人文佛教出版社共同出版,頁288-319。(本書榮獲 110 年度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獎勵出版文獻書刊:民間團體或個人—非使用政府預算:文獻書刊—學術性書刊:佳作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中華民國110 年8 月23 日臺編字第1100002339號函)
-
2019 年 4 月 〈古文書與鄉土史研究-以契抄史料所見清末廖有富事件為例〉,《文獻.文物的詮釋與歷史記憶》,臺中市: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頁 39-67。ISBN:978-986-5843-62-5(匿名雙外審通過)
-
2017年11月 〈臺中火車站的後花園──日治時期後火車站的仕紳遊憩生活〉,《世紀宏圖:臺中百年歷史回顧與展望──臺中驛‧第二市場‧七媽會和它的時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 2017年4月 〈碑碣古物的史料考證與文化資產保存──以臺中市石岡土牛界碑為例〉,收入王惠姬主編,《第九屆歷史思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亞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頁1-13。
- 2016年11月 〈媽祖信仰與文化資產保存──以臺中市為例〉,收入王志誠主編,《2016臺中媽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臺中市政府文化局,頁63-96。
- 2016年10月 〈碑碣古物的史料考證與文化資產保存──以臺中市藍興福德祠新造安樂碑為例〉,收入王惠姬主編,《第八屆歷史思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亞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頁1-16。
- 2016年7月 〈歷史事件與媽祖傳──以清代朱一貴事件與林爽文事件為例〉,《2015媽祖物質文物研討會──媽祖文化中的歷史物件、保存與再現》,臺中:財團法人臺中樂成宮,頁213-232。
- 2016年7月 〈神鬼戰士──清代林爽文事件中的平海大將軍王芬及其信仰發展〉,收入王惠姬主編,《第七屆歷史思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亞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頁39-60。
- 2015年7月 〈日治時代臺灣佛化新青年運動之探討──以玠宗法師為例〉,收入王惠姬主編,《第六屆歷史思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亞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頁41-55。
- 2015年3月 〈臺中靈山寺與李炳南的淨土事業之探討〉,收入王惠姬主編,《第五屆歷史思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亞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頁53-69。
- 2013年12月 〈日治臺籍日本佛教僧侶的法脈傳承史料──以曹洞宗僧江克紹為例〉,收入侯坤宏主編,《台灣佛教研究》,第2卷第2期,新北:台灣佛教研究會。
- 2013年11月 〈佛教僧人與臺灣媽祖信仰〉,收入葉樹姍總編輯,《2013臺中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媽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臺中市政府文化局,頁229-249。
- 2012年11月 〈清代臺灣的龍王與媽祖信仰〉,收入林美容主編,《2012年彰化媽祖信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彰化:彰化縣文化局,頁67-97。
- 2010年2月 〈任重道遠、雲淡風清──以道源長老擔任中國佛教會第五屆理事長為中心之探討〉,《中國佛教會遷臺六十週年──民國高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佛教會,頁385-416。
- 2008年11月 〈清代施琅在臺刊印《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原因考述〉,收入顏尚文主編,《臺灣佛教與漢人傳統信仰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臺灣人文研究中心,頁1-51。
- 2008年1月 〈日治時代臺灣漢文讀本的出版與流通──以嘉義蘭記圖書部為例〉,收入顏尚文主編,《嘉義研究──社會、文化專輯》,嘉義:國立中正大學臺灣人文研究中心,頁303-378。
- 2007年11月 〈蘭記編印之漢文讀本的出版與流通〉,收入封德屏主編,《記憶裡的幽香──嘉義蘭記書局史料論文集》,臺北:文訊雜誌社,頁149-165。
- 2005年12月 〈北港媽祖廟創建年代的歷史考察──兼論清代臺灣僧官制度之發展〉,《空間、文化與鄉土史教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高立,頁47-79。
- 2000 年 10 月 〈藏傳佛教信仰中的龍神〉,《臺灣龍文物:龍翔千禧—臺灣民俗文物大展論文集》,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頁 50-58。ISBN:957-02-7073-X
- 2000年9月 〈日治時期「二林蔗農事件」之研究〉,《臺灣史蹟源流研究會八十九年會友年會論文選集》,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頁22-62。
-
2024 年 2 月 《人文佛教的先覺者—淨良長老圓寂週年紀念論文集》,嘉義縣民雄鄉:國立中正大學媽祖文化研究中心;臺北市:財團法人彌陀文教基金會。ISBN 978-626-97624-3-9。(本人主編)
-
2024 年 12 月 〈宗心、史心—族譜纂修與歷史研究〉,《臺灣源流》,100/101期,111 年秋.冬刊,頁 20-26。ISSN 1026-9649
-
2023 年 3 月 〈雲嘉專輯〉,《臺灣文獻》,第 74 卷第 1 期。THCI (2023年「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期刊評比暨核心期刊收錄」評比結果:史學類第二級。) (本人主編)
-
2023 年 3 月 〈雲嘉專輯導言〉,《臺灣文獻》,第 74 卷第 1 期,頁 1-6。THCI (2023 年「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期刊評比暨核心期刊收錄」評比結果:史學類第二級。)
-
2022 年 7 月 《臺灣佛教通史‧第 4 卷 中國佛教會在臺灣的組織運作》,臺北市..財團法人彌陀文教基金會出版。ISBN 978-986-88535-2-2。(本人與黃運喜共同編纂)(本套書榮獲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112 年度獎勵出版文獻書刊:民間團體或個人—非使用政府預算:文獻書刊—學術性書刊:優等。國史館臺灣文獻館中華民國 112 年 9 月 27 日臺編字第 1120002184號獎狀)
-
2022 年 7 月 《臺灣佛教通史‧第 5 卷 中國佛教會在臺灣的開展》,臺北市..財團法人彌陀文教基金會出版。ISBN 978-986-88535-2-2。(本人與楊書濠共同編纂)(本套書榮獲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112 年度獎勵出版文獻書刊:民間團體或個人—非使用政府預算:文獻書刊—學術性書刊:優等。國史館臺灣文獻館中華民國112年9月27日臺編字第1120002184號獎狀)
-
2022 年 7 月 《臺灣佛教通史‧第 6 卷 顯密南傳佛教暨寺院經濟》,臺北市..財團法人彌陀文教基金會出版。ISBN 978-986-88535-2-2。(本人編纂)(本套書榮獲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112 年度獎勵出版文獻書刊:民間團體或個人—非使用政府預算:文獻書刊—學術性書刊:優等。國史館臺灣文獻館中華民國 112 年 9 月 27 日臺編字第 1120002184 號獎狀)
-
2020年11月 〈版印、拓碑、走讀各地戶外課程教學經驗〉,發表於「2020 人文智略‧ 深耕領航-嘉義溪口曾家古文書研習會」,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國立臺灣大學全國夏季學院主辦,頁 19-29。
- 2020年10月 〈臺灣佛教史料學建立與展望〉,發表於「臺灣佛教史料與數據庫論壇」,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主辦,頁 3-9。
- 2020年6月 〈苗栗大湖法雲寺派越過濁水溪的發展—嘉義朴子高明寺〉,《臺灣佛教研究》9:1,頁 8-10。
- 2019 年 7 月 《臺灣佛教的歷史與人物》,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財團法人彌陀文教基金會、人文佛教出版社。(與淨良長老、楊維真合編)ISBN:978-986-05-9724-0(本書榮獲 110 年度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獎勵出版文獻書刊:民間團體或個人—非使用政府預算:文獻書刊—學術性書刊:佳作。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中華民國 110 年 8 月 23 臺編字第1100002339 號獎狀)
- 2019年7月 〈「作如是觀」代導論〉,收入淨良長老、楊維真、蘇全正主編,《臺灣佛教的歷史與人物》,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財團法人彌陀文教基金會、人文佛教出版社,頁5-7。(與顏尚文合著)
- 2019年4月 〈百年中興:見證臺中農林專門學校在臺中的第一代宿舍群〉,《文化臺中》,35期,臺中:臺中市政府文化局,頁20-21。
- 2015 年 11 月 〈霧峰林家的醫療慈善事業:以一新會為例〉,《104-1通識課程「醫療、文化與社會」教學研習會」手冊》,臺中市:亞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頁 14-19
- 2014 年 12 月 《臺灣佛教研究》,第 3 卷第 2 期。(本人主編)
- 2014年12月 〈福聚海無量──佛教史研究的深化與永續〉,《臺灣佛教研究》,第3卷第2期,頁2。
- 2014年12月 〈日治時期日本佛教曹洞宗僧水上興基在臺所見遺物綜理〉,《臺灣佛教研究》,第3卷第2期,頁2。
- 2014 年 6 月 《臺灣佛教研究》,第 3 卷第 1 期,新北:臺灣佛教研究會。(本人主編)
- 2014年6月 〈作如是觀──佛教研究的傳承與責任〉,《臺灣佛教研究》,第3卷第1期,頁2。
- 2013年12月 〈日治臺籍日本佛教僧侶的法脈傳承史料──以曹洞宗僧江克紹為例〉,《臺灣佛教研究》,第2卷第2期。
- 2012年12月 〈斗南龍虎堂沈相當編述《臺灣佛教龍華派羅祖師一代記》〉,《臺灣佛教研究》,第1卷第2期,頁3-5。
- 2011年6月 〈百年根柢的「臺中學」〉,《臺灣學通訊》,54期,頁14-15。
- 2010年10月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藏臺中地區古文書選輯》評介〉,《臺灣古文書學會會刊》,7期,頁59-62。
- 2010年 《中國佛教會檔案彙編(一):會議紀錄系列(三)第二、三冊:中國佛教會第六屆會議記錄(上)、(下)》,臺北:中國佛教會。
- 2010年 《中國佛教會檔案彙編(一)會議紀錄系列(三)第一冊:中國佛教會第五屆會議記錄》,臺北:中國佛教會。
- 2007年11月 〈臺中縣市的歷史發展〉,《中國地方自治》,第60卷第11期,頁4-19。
- 2007年9月 〈臺中縣重要文物「沙鹿鎮南勢坑遺址文化層斷面」(灰坑剝取物)〉,《中縣文獻》,11期,頁311-315。
- 2007年6月 〈臺中市鄉土小史──臺中港路的由來〉,《臺灣文獻‧別冊》,21期,頁42-49。
- 2007年2月 〈蘭記編印之漢文讀本的出版與流通〉,《文訊》,256期,頁46-55。
- 2006年3月 〈日治時代清水神社石獅風華重現記〉,《臺灣文獻‧別冊》,16期,頁15-19。
- 2004年9月 〈中部科學園區發現之西屯清代窯址初探〉,《臺灣文獻‧別冊》,10期,頁18-28。
- 2004年6月 〈臺中縣文化大事記(91年01月-92年12月)〉,《中縣文獻.第十期‧臺中縣區域研究專輯》,頁115-176。
- 2004 年 6 月 〈臺中縣文化大事記(91 年 01 月-92 年 12 月)〉,《中縣文獻.第十期‧臺中縣區域研究專輯》,頁 115-176。
- 2003年1月 〈戰後臺灣博物館事業發展之文化現象芻議〉,《大墩文化》,21期,頁61-62。
- 2002年9月 〈大地勇者──內埔庄役場〉,《臺灣文獻‧別冊》,2期,頁7-11。
- 36.2001 年 4 月 《中縣文獻‧第 8 期 臺中縣客家族群專輯》,臺中縣:臺中縣文化局。(本人責任編纂)(本書榮獲臺灣省政府獎勵出版文獻書刊暨推廣文獻研究審查小組 90 年度評審核列:優等。臺灣省文獻委員會中華民國 90 年 12 月 27 日(90)文編字第 3829 號獎狀)
- 2001年4月 〈臺中縣大事記(85年11月-89年12月)〉,《中縣文獻.第八期‧臺中縣客家族群專輯》,頁187-231。
- 2001年4月 〈臺中人物小傳(1):林崧生傳〉,《大墩文化》,17期,頁23-25。
- 1997年8月 〈臺中市南區及南屯區社區總體營造資源調查〉,《大墩文化》,4期,頁53-66。(與王明蓀、張幸如、李鳳圭、簡雪玲合著)
- 2011年5月 〈臺中市靈山寺普慧法師訪問記錄〉,未刊稿。(普慧法師口述,本人訪問、記錄、整理)
- 2011年5月 〈臺中市靈山寺普聞法師訪問記錄〉,未刊稿。(普聞法師口述,本人訪問、記錄、整理)
- 2010年9月 《中國佛教會檔案彙編(二):仁王護國法會系列(二)第八、九冊》,臺北:中國佛教會。(本人編,未出版)
- 2007年 〈民國佛教人物與政治──以太虛法師為中心〉,未刊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