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MENU
Search
Menu
回首頁
系所簡介
系所簡介
教學資源
系所位置
系所成員
歷屆系主任
師資陣容
退休/離職教師
系辦成員
課程規劃
大學部
雙主修與輔系
博、碩士班申請畢業流程
碩士班
博士班
跨領域 藝術文物學分學程
招生資訊
入學資訊
統計資訊
歷屆試題
學術活動
研討會
學術合作
研究成果
博士班畢業論文
碩士班畢業論文
出版品
《中正歷史學刊》
學生資訊
導師生園地
系學會
學生手冊
系所圖書室使用規則
獎助學金
系所學位相關資訊
個資保護
相關資訊
表格下載
系友專區
系友
未來學生
給新鮮人
史學營
常見問題
隱私權政策
ENGLISH
首頁
學術活動_研究成果_各教師
研究成果─蘇全正助理教授
(任職期間:2019.02迄今)
學位論文
2011年 《臺灣佛教與家族──以霧峰林家為中心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1年 《臺灣民間佛教「巖仔」信仰之研究》,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專書
2019年12月 《興動時刻─興大百年校史圖說》,臺中:國立中興大學。(與蔡宗憲合著,本人為第二作者)ISBN:978-986-98378-9-7,GPN:1010802706(榮獲 110 年度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獎勵出版文獻書刊:政府機關—使用政府預算:文獻書刊—推廣性書刊:佳作,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民國 110 年 8 月 23 日臺編字第 1100002339 號函)
2019年7月 《臺灣佛教的歷史與人物》,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財團法人彌陀文教基金會、人文佛教出版社。(與淨良長老、楊維真合編)
2018年12月 《劍膽琴心─走過兩個時代的六然居士楊肇嘉》,《臺中學》第三輯,臺中:臺中市政府文化局。(與林景淵合著,本人為第一作者)ISBN:978-986-05-7868-3,GPN:1010702357。
2017年11月 《劇場演義:演藝娛樂現代化的天外天劇場》,《臺中學》第二輯,臺中: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與郭双富合著,本人為第一作者)ISBN:978-986-05-3758-1,GPN:1010601667(本書入選 Open Book 閱讀誌優質好書,並獲臺中市政府文化局致贈感謝狀 中華民國 107 年 1 月 23 日中字文研字第 10700011633 號函)
2011年10月 《山海證言─在靜宜大學遇見南島(校園考古遺跡篇)》,臺中:靜宜大學。ISBN:978-986-6195-34-1。
2005年9月 《臺中縣史前遺址的保存及管理維護》,臺中:臺中縣文化局。ISBN:986-00-4063-X,GPN:1009404983。
期刊論文
2020年9月 〈戰後台灣佛教史研究與高等教育──以國立中正大學對於中國佛教會遷台檔案之整理與利用為例〉,《玄奘佛學研究》,34期,頁35-61。(2020 年「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期刊評比暨核心期刊收錄」評比結果: 哲學類第三級。)
(收入CEPS中文電子期刊資料庫——人文學(玄奘學報))
2018年6月 〈日治時期臺灣傳統知識份子與考古學──以連橫為例〉,《臺南文獻》,13期,頁150-161。
2018年 4月 〈碑碣古物的歷史考證與文化資產保存──以臺中市東勢巧聖仙師廟所存清代碑碣為例〉,《臺灣古文書學會會刊》,21/22期,頁23-52。
2018年2月 〈臺灣民間佛教巖仔信仰的內涵與文化價值──兼論文化資產保存與維護面臨的困境〉(附於〈小城市大未來──2017文資想想講座活動紀要〉,頁121-270),《東台灣研究》,25期,頁125-156。
(本人主講,東台灣研究收入 CEPS 中文電子期刊資料庫 —— 人文學)
2017年12月 〈日治時期佛教女眾道場的聯合行動:以《韻文釋迦傳》印製為例之探討〉,《圓光佛學學報》,30期,頁23-63。
(2017 年「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期刊評比暨核心期刊收錄」評比結果:綜合類第三級。)
2016年4月 〈作契子──臺灣民間拜神立契之誼子書契探討〉,《臺灣古文書學會會刊》,17/18期,頁1-23。
2015年4月 〈日治殖民行政與地方人事──以南屯庄長黃清江任內(1923-1931)為例〉,《臺灣古文書學會會刊》,16期,頁21-52。
2014年3月 〈霧峰林家的女性學佛人──以臺中靈山寺德真法師為例〉,《玄奘佛學研究》,21期,頁61-96。(100-103 年度人文及社會科學專業類學術期刊評比分級結果總表:文學一:B)
(收入CEPS中文電子期刊資料庫——人文學(玄奘學報))
2009年4期 〈清代臺灣僧官制度與寺廟土地業佃關係〉,《臺灣古文書學會會刊》,4期,頁9-20。
2008年10月 〈臺灣宗教研究與古文書運用──以北港媽祖廟創建年代的歷史考察為例〉, 《臺灣古文書學會會訊》,3期,頁13-26。
2008年3月 〈雲林地區民間佛教「巖仔」與觀音信仰之探討──以西螺朝山岩(缽子寺)為例〉,《臺灣文獻》,第59卷第1期,頁81-114。
2007年9月 〈臺中縣重要文物「沙鹿鎮南勢坑遺址文化層斷面」(灰坑剝取物)〉,《中縣文獻》,11期,頁311-315。
2006年1月 〈「臺灣儒學」發展的一些省思與如何具體實踐之道〉,《建國科大學報》,第25卷第2期,頁47-65。(與許炎初合著,本人為第二作者)(收入 CEPS 中文電子期刊資料庫——社會科學(建國科大學報))
2004年8月 〈開臺首巖──臺南縣六甲鄉赤山龍湖巖「巖仔」信仰之研究〉,《南瀛文獻》,3期,頁146-169。
2004年3月 〈臺灣的民間佛教傳統與「巖仔」的觀音信仰之社會實踐〉,《新世紀宗教研究》,第2卷第3期,頁2-34。(與林美容合著 ,本人為第二作者 )
(收入CEPS 中文電子期刊資料庫——人文學&收入月旦知識庫)
2000年1月 〈921震災中的在臺藏傳佛教〉,《臺灣宗教學會通訊》,4期,頁75-81。
專書
(
論文集)論文
2021年8月 〈檔案、碑碣史料與歷史事件—以清代臺灣張丙事件為例〉,《碑碣、文獻與地方社會》,臺中市: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頁147-172。
2020年11月 〈以何因緣成此盛會:佛光山世界神明聯誼會創發背景之探討〉,《宗教融合:世界神明聯誼會學術論文集》,高雄市: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頁 140-162。(與林美容合著,本人為第二作者)
2019年7月 〈連橫的佛教研究〉,收入淨良長老、楊維真、蘇全正主編,《臺灣佛教的歷史與人物》,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財團法人彌陀文教基金會、人文佛教出版社共同出版,頁288-319。(本書榮獲 110 年度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獎勵出版文獻書刊:民間團體或個人—非使用政府預算:文獻書刊—學術性書刊:佳作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中華民國110 年8 月23 日臺編字第1100002339號函)
2017年11月 〈臺中火車站的後花園──日治時期後火車站的仕紳遊憩生活〉,《世紀宏圖:臺中百年歷史回顧與展望──臺中驛‧第二市場‧七媽會和它的時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2017年4月 〈碑碣古物的史料考證與文化資產保存──以臺中市石岡土牛界碑為例〉,收入王惠姬主編,《第九屆歷史思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亞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頁1-13。
2016年11月 〈媽祖信仰與文化資產保存──以臺中市為例〉,收入王志誠主編,《2016臺中媽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臺中市政府文化局,頁63-96。
2016年10月 〈碑碣古物的史料考證與文化資產保存──以臺中市藍興福德祠新造安樂碑為例〉,收入王惠姬主編,《第八屆歷史思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亞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頁1-16。
2016年7月 〈歷史事件與媽祖傳──以清代朱一貴事件與林爽文事件為例〉,《2015媽祖物質文物研討會──媽祖文化中的歷史物件、保存與再現》,臺中:財團法人臺中樂成宮,頁213-232。
2016年7月 〈神鬼戰士──清代林爽文事件中的平海大將軍王芬及其信仰發展〉,收入王惠姬主編,《第七屆歷史思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亞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頁39-60。
2015年7月 〈日治時代臺灣佛化新青年運動之探討──以玠宗法師為例〉,收入王惠姬主編,《第六屆歷史思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亞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頁41-55。
2015年3月 〈臺中靈山寺與李炳南的淨土事業之探討〉,收入王惠姬主編,《第五屆歷史思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亞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頁53-69。
2013年12月 〈日治臺籍日本佛教僧侶的法脈傳承史料──以曹洞宗僧江克紹為例〉,收入侯坤宏主編,《台灣佛教研究》,第2卷第2期,新北:台灣佛教研究會。
2013年11月 〈佛教僧人與臺灣媽祖信仰〉,收入葉樹姍總編輯,《2013臺中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媽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臺中市政府文化局,頁229-249。
2012年11月 〈清代臺灣的龍王與媽祖信仰〉,收入林美容主編,《2012年彰化媽祖信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彰化:彰化縣文化局,頁67-97。
2010年2月 〈任重道遠、雲淡風清──以道源長老擔任中國佛教會第五屆理事長為中心之探討〉,《中國佛教會遷臺六十週年──民國高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佛教會,頁385-416。
2008年11月 〈清代施琅在臺刊印《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原因考述〉,收入顏尚文主編,《臺灣佛教與漢人傳統信仰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臺灣人文研究中心,頁1-51。
2008年1月 〈日治時代臺灣漢文讀本的出版與流通──以嘉義蘭記圖書部為例〉,收入顏尚文主編,《嘉義研究──社會、文化專輯》,嘉義:國立中正大學臺灣人文研究中心,頁303-378。
2007年11月 〈蘭記編印之漢文讀本的出版與流通〉,收入封德屏主編,《記憶裡的幽香──嘉義蘭記書局史料論文集》,臺北:文訊雜誌社,頁149-165。
2005年12月 〈北港媽祖廟創建年代的歷史考察──兼論清代臺灣僧官制度之發展〉,《空間、文化與鄉土史教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高立,頁47-79。
2000年9月 〈日治時期「二林蔗農事件」之研究〉,《臺灣史蹟源流研究會八十九年會友年會論文選集》,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頁22-62。
會議論文
2021 年 12 月 〈清代臺灣「留養局租」的發展與變遷—以烏日陳紹宗家族契抄史料為例之探討〉,發表於「2021 文獻與出土資料學術研討會」,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朝陽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辦,頁183-194。
2021 年 11 月 〈清代臺灣僧官制度之探討—以嘉義城隍廟為例〉,發表於「2021 南臺灣地方史事與鄉土文化研究學術研討會」,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國立臺灣大學全國夏季學院主辦。
2020 年 11 月 〈1970 年代中國佛教會對於臺灣國際處境艱難的肆應與作為—以《白聖長老日記》為例〉,宣讀發表於「第八屆日記研討會:日記中的歷史事件」學術研討會,彰化: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主辦,頁 1-20。
2020 年 11 月 〈碑碣史料與歷史事件—以清代臺灣張丙事件為例〉,宣讀發表於「第十屆臺灣古文書與歷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碑碣、文獻與地方社會」,臺中: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財團法人臺中市萬和宮、財團法人雲林縣西螺福興宮、財團法人鹿江文化藝術基金會合辦,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臺灣古文書學會主辦,頁 4-1-4-21。
2020 年 11 月 〈日治時期仕紳休閒生活與畜馬—以嘉義溪口曾家影像資料為例〉,發表於「2020 人文智略‧深耕領航-嘉義溪口曾家古文書研習會」,嘉義縣: 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國立臺灣大學全國夏季學院主辦,頁 31-42。
2019年11月 〈曾振擔任兩屆溪口鄉長的施政與治績〉,發表於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國立臺灣大學全國夏季學院主辦,「2019人文智略‧深耕領航──嘉義溪口曾家古文書研習會」。
2019年11月 〈詩比圖像更近真──曾家老照片所見溪口張氏「笑園」考〉,發表於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國立臺灣大學全國夏季學院主辦,「2019人文智略‧深耕領航──嘉義溪口曾家古文書研習會」。
2019年10月 〈戰後中國佛教會與東南亞佛教的交流與轉折〉,發表於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朝陽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辦,「2019跨域交流與海上絲路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9年7月 〈以何因緣成此盛會:佛光山世界神明聯誼會創發背景之探討〉,發表於中華傳統宗教聯合總會主辦,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承辦,「2019神明聯誼會學術研討會」。(與林美容合著)
2019年4月 〈古文書與鄉土史研究──以契抄史料所見清末廖有富事件為例〉,發表於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主辦,「文獻.文物的詮釋與歷史記憶」。
2018年11月 〈玠宗法師的佛教事業與天台思想探微〉,發表於臺北廣明寺主辦,「2018年臺北廣明寺『佛教義理與實踐』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8年11月 〈嘉義溪口曾家古文書的史料價值及意義〉,發表於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國史館臺灣文獻館主辦,「2018人文智略.深耕領航──嘉義溪口曾家古文書研習會」。
2018年10月 〈戰後初期中國佛教會臺灣省佛教分會與龍山寺──以玠宗法師為中心之探討〉,發表於財團法人臺北市艋舺龍山寺主辦,「2018艋舺龍山寺學術研討會──觀音思想文化暨龍山寺宗教歷史研究」。
2017年11月 〈碑碣古物的歷史考證與文化資產保存──以臺中市東勢巧聖仙師廟所存清代碑碣為例〉,發表於臺中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主辦,「2017 年臺中客家傳統民俗與工藝文化學術研討會」。
2017年10月 〈日治時期佛教女眾道場的聯合行動:以《韻文釋迦傳》印製為例之探討〉,發表於圓光佛學研究所主辦,「慶祝圓光佛學研究所三十周年『台灣佛教學術研討會』」。
2017年10月 〈家族史與古文書研究──以梧棲南簡名宦家蔡詒鈔家族為例〉,發表於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主辦,「文獻‧文物的詮釋與歷史記憶──第九屆臺灣古文書與歷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7年10月 〈古文書與鄉土史研究──以清末南屯廖有富事件為例〉,發表於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財團法人臺中市萬和宮,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臺灣古文書學會承辦,「第九屆臺灣古文書與歷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文獻.文物的詮釋與歷史記憶」。
2017年9月 〈臺中火車站的後花園──日治時期後火車站的仕紳遊憩生活〉,發表於臺中市政府文化局主辦,「世紀宏圖:臺中百年歷史回顧與展望──臺中驛‧第二市場‧七媽會和它的時代」學術研討會。
2016年11月 〈石岡土牛劉氏金玉滿堂《吉簿》(1891-1928)的社會史料價值〉,發表於臺中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主辦,「2016臺中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
2016年8月 〈戰後臺灣花東佛教之發展──以煮雲法師的東部弘法為例〉,發表於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高雄大樹光雲寺、臺南關廟檀林精舍主辦,「煮雲法師圓寂三十週年紀念學術研討會」。
2016年6月 〈戰後臺灣先史學知識的應用與發展(1945-1950)〉,發表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等主辦,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辦,「2015年臺灣考古工作會報」。
2015年11月 〈霧峰林家的醫療慈善事業:以一新會為例〉,發表於亞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辦,「104-1通識課程「醫療、文化與社會」教學研習會」。
2015年10月 〈歷史事件與媽祖傳說──以清代朱一貴事件與林爽文事件為例〉,發表於財團法人臺灣省臺中樂成宮主辦,樂成宮媽祖文化研究中心承辦,臺灣敘事學學會、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合辦,「媽祖物質文化研討會──媽祖文化中的歷史物件、保存與再現」。
2014年5月 〈日治時代臺灣佛化新青年運動之探討──以玠宗法師為例〉,發表於亞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辦,「第六屆歷史思維學術研討會」。
2014年12月 〈臺中靈山寺與李炳南的淨土事業之探討〉,發表於亞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第五屆歷史思維學術研討會」。
2014年9月 〈公部門對古蹟建築塗鴉處理管理維護之程序與作法〉,發表於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主辦,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承辦,「2014古蹟歷史建築塗鴉處理研習」。
2014年6月 〈連橫的佛教研究〉,發表於財團法人彌陀文教基金會、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主辦,「臺灣佛教──歷史與人物學術研討會」。
2014年6月 〈霧峰林家的慈善事業之探討〉,發表於亞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辦,「第四屆歷史思維學術研討會」。
2014年3月 〈日治時代臺灣傳統知識份子與考古學──以連雅堂為例之探討〉,發表於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主辦,「宋文薰教授九秩華誕慶祝活動暨2013年度臺灣考古工作會報」。
2013年9月 〈佛教僧人與臺灣媽祖信仰〉,發表於臺中市政府文化局主辦,「2013臺中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媽祖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2年12月 〈文化資產保存與大學通識教育──以靜宜大學認識「校園考古」活動為例〉,發表於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人類學研究所主辦,「2011-2012年臺灣考古工作會報學術研討會」。
2012年9月 〈媽祖與龍王信仰〉,發表於彰化縣政府文化局主辦,「2012彰化媽祖信仰學術研討會」。
2012年4月 〈臺灣齋教參與震災慈善救濟工作之探討──以臺中市龍華派保安佛堂為例〉,發表於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主辦,「宗教實踐與生命關懷學術研討會」。
2011年9月 〈中國佛教會在歷史上的定位──站在關鍵年代的中國佛教會(1960-1970)〉,發表於中國佛教會(光德寺)主辦,「『承先啟後 展新豐采』佛教百年回顧論壇」。
2011年3月 〈探究臺灣佛教僧格的建立──以淨心長老學行為例〉,發表於世界佛教華僧會主辦,「第二屆臺灣佛教發展──淨心長老學行學術研討會」。
2010年6月 〈霧峰林家與臺灣佛教──以玠宗法師為中心之探討〉,發表於中國佛教會主辦,「2010中國佛教會檔案成果學術研討會」。
2009年7月 〈任重道遠、雲淡風清──以道源長老擔任中國佛教會第五屆理事長為中心之探討〉,發表於中國佛教會主辦,「中國佛教會遷臺60週年──民國高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8年6月 〈臺灣佛教與全球化──以淨心長老的主張為例〉,發表於光德寺主辦,「『臺灣佛教發展』──人間行者學術研討會」。
2008年5月 〈失落的「遺失物法」──日治時期臺灣出土遺物的管理與保存〉,發表於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主辦,「環臺灣地區考古學國際研討會暨2007年度臺灣考古工作會報」。
2007年11月 〈西螺七崁聚落範圍內觀音信仰之探討:以西螺缽子寺為中心〉,發表於國立中正大學臺灣人文研究中心、歷史學系暨研究所、國史館臺灣文獻館主辦,「台灣宗教史學術研討會」。
2007年11月 〈臺中縣市歷史發展〉,發表於東海大學都市暨區域發展研究中心、經濟部工業局中區工業區管理處、中國地方自治學會主辦,「臺中縣(市)合併升格直轄市學術研討會」。另發表於《中國地方自治》,第60卷第1期,頁4 -19。
2006年3月 〈臺中縣史前遺址保存機制與成果(2000-2005)〉,發表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主辦,「2005臺灣考古工作會報」。
2005年10月 〈日治時代臺灣漢文讀本的文本分析──以嘉義蘭記圖書部之出版為例〉,發表於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系承辦,「嘉義研究──王得祿時代的嘉義學術研討會」。
2005年5月 〈北港媽祖廟創建年代的歷史考察──兼論清代臺灣僧官制度之發展〉,發表於建國科技大學主辦,「空間、文化與鄉土史教育研討會」。
2005年5月 〈「臺灣儒學」發展的一些省思與如何具體實踐之道〉,發表於大葉大學主辦,「通識教育情意教學學術研討會──在地文化與通識教育」。(與許炎初合著)
2004年12月 〈左營舊城考古工作的文化資產意義〉,發表於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考古學研究專題中心主辦,「2004臺灣考古工作會報」。(與劉益昌、李德河、榮芳杰、許朝景、王淑津、顏廷伃合著)
2003年5月 〈台灣的民間佛教與巖仔的觀音信仰之社會實踐〉,發表於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系、佛教研究中心、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主辦,「宗教與社會學術研討會」。(與林美容合著)
2000年 〈日治時期「二林蔗農事件」之研究〉,發表於臺灣省文獻委員會主辦,「臺灣史蹟源流研究會八十九年會友年會」。
其他
2020年11月 〈版印、拓碑、走讀各地戶外課程教學經驗〉,發表於「2020 人文智略‧ 深耕領航-嘉義溪口曾家古文書研習會」,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國立臺灣大學全國夏季學院主辦,頁 19-29。
2020年10月 〈臺灣佛教史料學建立與展望〉,發表於「臺灣佛教史料與數據庫論壇」,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主辦,頁 3-9。
2020年6月 〈苗栗大湖法雲寺派越過濁水溪的發展—嘉義朴子高明寺〉,《臺灣佛教研究》9:1,頁 8-10。
2019年7月 〈「作如是觀」代導論〉,收入淨良長老、楊維真、蘇全正主編,《臺灣佛教的歷史與人物》,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財團法人彌陀文教基金會、人文佛教出版社,頁5-7。(與顏尚文合著)
2019年4月 〈百年中興:見證臺中農林專門學校在臺中的第一代宿舍群〉,《文化臺中》,35期,臺中:臺中市政府文化局,頁20-21。
2014年12月 〈福聚海無量──佛教史研究的深化與永續〉,《臺灣佛教研究》,第3卷第2期,頁2。
2014年12月 〈日治時期日本佛教曹洞宗僧水上興基在臺所見遺物綜理〉,《臺灣佛教研究》,第3卷第2期,頁2。
2014年6月 〈作如是觀──佛教研究的傳承與責任〉,《臺灣佛教研究》,第3卷第1期,頁2。
2013年12月 〈日治臺籍日本佛教僧侶的法脈傳承史料──以曹洞宗僧江克紹為例〉,《臺灣佛教研究》,第2卷第2期。
2012年12月 〈斗南龍虎堂沈相當編述《臺灣佛教龍華派羅祖師一代記》〉,《臺灣佛教研究》,第1卷第2期,頁3-5。
2011年6月 〈百年根柢的「臺中學」〉,《臺灣學通訊》,54期,頁14-15。
2010年10月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藏臺中地區古文書選輯》評介〉,《臺灣古文書學會會刊》,7期,頁59-62。
2010年 《中國佛教會檔案彙編(一):會議紀錄系列(三)第二、三冊:中國佛教會第六屆會議記錄(上)、(下)》,臺北:中國佛教會。
2010年 《中國佛教會檔案彙編(一)會議紀錄系列(三)第一冊:中國佛教會第五屆會議記錄》,臺北:中國佛教會。
2007年11月 〈臺中縣市的歷史發展〉,《中國地方自治》,第60卷第11期,頁4-19。
2007年9月 〈臺中縣重要文物「沙鹿鎮南勢坑遺址文化層斷面」(灰坑剝取物)〉,《中縣文獻》,11期,頁311-315。
2007年6月 〈臺中市鄉土小史──臺中港路的由來〉,《臺灣文獻‧別冊》,21期,頁42-49。
2007年2月 〈蘭記編印之漢文讀本的出版與流通〉,《文訊》,256期,頁46-55。
2006年3月 〈日治時代清水神社石獅風華重現記〉,《臺灣文獻‧別冊》,16期,頁15-19。
2004年9月 〈中部科學園區發現之西屯清代窯址初探〉,《臺灣文獻‧別冊》,10期,頁18-28。
2004年6月 〈臺中縣文化大事記(91年01月-92年12月)〉,《中縣文獻.第十期‧臺中縣區域研究專輯》,頁115-176。
2003年1月 〈戰後臺灣博物館事業發展之文化現象芻議〉,《大墩文化》,21期,頁61-62。
2002年9月 〈大地勇者──內埔庄役場〉,《臺灣文獻‧別冊》,2期,頁7-11。
2001年4月 〈臺中縣大事記(85年11月-89年12月)〉,《中縣文獻.第八期‧臺中縣客家族群專輯》,頁187-231。
2001年4月 〈臺中人物小傳(1):林崧生傳〉,《大墩文化》,17期,頁23-25。
1997年8月 〈臺中市南區及南屯區社區總體營造資源調查〉,《大墩文化》,4期,頁53-66。(與王明蓀、張幸如、李鳳圭、簡雪玲合著)
2011年5月 〈臺中市靈山寺普慧法師訪問記錄〉,未刊稿。(普慧法師口述,本人訪問、記錄、整理)
2011年5月 〈臺中市靈山寺普聞法師訪問記錄〉,未刊稿。(普聞法師口述,本人訪問、記錄、整理)
2010年9月 《中國佛教會檔案彙編(二):仁王護國法會系列(二)第八、九冊》,臺北:中國佛教會。(本人編,未出版)
2007年 〈民國佛教人物與政治──以太虛法師為中心〉,未刊稿。
研究計畫
2022年2月-2024年4月 《「清代衝突事件(如林爽文、戴潮春等)衍生嘉義地區土地移墾、族群互動等之研究」—「清代臺灣張丙事件研究案」委託專業服務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委託,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執行。(本人計畫主持,溫振華共同主持)
2020年10月-2022年3月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史蹟大樓 1 樓常設展區展覽文案」委託服務案》,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委託,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執行,2022.03.03-2020.10.30。(本人計畫主持,劉益昌、溫振華共同主持)
2010年1月-12月 「中國佛教會檔案彙編計畫‧第三期」,中國佛教會委託,國立中正大學臺灣人文研究中心執行。(顏尚文計畫主持,楊維真協同主持,本人為計畫成員)
2008年1月-2009年4月 「『臺灣大百科全書專業版計畫──宗教‧民俗卷』詞條撰寫」,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出版公司執行。(計畫成員)
2008年8月-2009年1月 「『中國佛教會檔案資料』研讀計畫」,教育部,「97年度教育部補助推動人文社會學科學術強化創新計畫-A類計畫」。(顏尚文計畫主持,楊維真協同主持,本人為計畫成員)
2009年1月-12月 「中國佛教會檔案彙編計畫‧第二期」,中國佛教會委託,國立中正大學臺灣人文研究中心執行。(顏尚文計畫主持,楊維真協同主持,本人為計畫成員)
2008年1月-12月 「中國佛教會檔案彙編計畫‧第一期」,中國佛教會委託,國立中正大學臺灣人文研究中心執行。(顏尚文計畫主持,楊維真協同主持,本人為計畫成員)
其他計畫
2018年2月-7月 「數位走讀台中—─過去、現在與未來」,課程名稱:「網際網路與資訊社會」,教育部,「教育部辦理補助數位人文社會科學教學創新計畫」,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數位內容科技學系執行。(吳育龍計畫主持、本人共同主持)
2013年2月-2014年1月 「中臺灣歷史人文踏查與導覽行銷能力提升計劃」,課程名稱:「中臺灣的山海文化」,教育部,「教育部強化人文藝術及社會科學基礎應用人才培育計畫:人文社會科學應用能力及專長培育計畫(A類:應用能力系列課程)」。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執行。(王明珂計畫主持,吳政憲協同主持,本人為計畫成員)
2010年8月-2011年1月 「教育部顧問室海洋教育先導型計畫:99學年度海洋通識課程計畫─「山海觀─中部海洋文化思想起」」,教育部,計畫編號:MOE-099-05-04-2-21-2-19。靜宜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執行。
2010年8月-2011年1月 「道安法師日記經典研讀計畫」,教育部,99年度「教育部補助推動人文社會學科學術強化創新計畫-A類計畫」,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執行。(顏尚文計畫主持、本人與楊維真、楊書濠、陳雯宜共同主持。)
2009年4月-8月 「2009臺灣考古、歷史與文化遺產研習營計畫」,教育部,98年度「全球化下的臺灣文史藝術中程綱要計畫─課程強化研發植根計畫」,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合辦。(孟祥瀚計畫主持、本人協同主持)
瀏覽數:
友善列印
分享
登入成功
Close (Esc)
Share
Toggle fullscreen
Zoom in/out
Previous (arrow left)
Next (arrow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