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郭秀鈴副教授

(任職期間:2009.02 迄今)

學位論文

  1. 2004. “Monumentality and modernity in national socialist architecture: the North-South Axis of the Greater Berlin Plan.” Ph. D. thesis,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Edinburgh, UK.

專書

  1. 2013. Modernity and Monumentality in Hitler’s Berlin: the North-South Axis of the Greater Berlin Plan. Oxford, UK: Peter Lang.

期刊論文

  1. 2016年6月 「納粹種族衛生概念的視覺化──常民肖像為例(The Visualization of the Ideology of the Nazi Racial Hygiene-The Portrait of the Commoners)」,《臺師大歷史學報》,第五十五期,頁185-238。
  2. 2013年6月 「衛生論述與柏林現代都市計畫」,《新史學》,第24卷第2期,頁131-175。(THCI Core)
  3. 2011, Sep. “Urban Development and Municipal Power: Beijing in the Wave of Globaliz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gional and Local Studies, Vol. 7, No. 1&2, pp. 140-61.
  4. 2007年12月 「從柏林到北京: 建造現代世界都市(Weltstadt)」,《視覺藝術期刊》,第10期,頁105-138。

專書(論文集)論文

  1. 2018, Nov. Shanghai Parks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rchitectural and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China: A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the Urban (ISBN: 978-3-319-64042-6). Switzerland: Palgrave Macmillan. Paperback edition, : 17-39.
  2. 2017, Nov. “Shanghai Parks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rchitectural and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China: A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the Urban (ISBN: 978-3-319-64042-6). Switzerland: Palgrave Macmillan, pp. 17-39.
  3. 2016, May. “Shanghai Parks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rchitectural and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Urban Historiography of China International Workshop, Shanghai Jiao Tung University, China.
  4. 2014年12月 「現代性與現代主義重探──置疑西歐現代建築史論述」,收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編,《「社會與文化──世界史研究與教學學術研討會」世界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頁83-109。
  5. 2006. “Weltstadt of National Socialist Germany: the Greater Berlin Project,” Imagining the City, Volume 2. Oxford, UK: Peter Lang, pp.217-239.

會議論文

  1. 2022年11月  現代城市與自然-二十世紀前葉德國食物與健康身體意象之建構。第七屆漢化、胡化、洋化學術研討會:傳統社會的挑戰與回應國際學術研討會,嘉義縣民雄鄉國立中正大學文學院144國際會議廳。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2. 2021, Nov. 現代性概念的旅行-德國都會文化中的健康生活意象( The Travelling of the Idea of Modernity – the Image of Modern Healthy Life in the Urban Environment of Germany) 。第17屆文化交流史:觀念的旅行國際學術研討會 The Seventeenth Annu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Cultural Exchange: The Journey of Ideas,私立天主教輔仁大學野聲樓一樓谷欣廳。科技部:108-2410-H-194-006。
  3. 2021, Oct. Health, Food, and Body Images in Modern Germany. Interfacing, Journal of Europea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Dept.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4. 2019, Sep.  Health and Modernity in Imperial Germany. The 2nd Conference of the Anglo-Taiwanese Historians’Group & the 46th Meeting of the Taiwan World History Group,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Nangang, Taiwan.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5. 2018年11月 「十九世紀現代公園建置,公共休閒健康或者公眾規訓?-德國蒂爾加滕公園為例The Nineteenth Century Public Park, a Matter of Public Health and Leisure or Discipline? – the Case of the Großer Tiergarten of Berlin」。【第14屆文化交流史:城市、貿易與交通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輔仁大學歷史系。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6. 2018年10月 「健康與疾病論述-威廉時期至第三帝國之德國為例The Discourse on Health and Illnesses: the case of Germany from the Wilhelmine Era to the Third Reich」。科技部科學教育司專題研究計畫成果發表會,台北市公教人員會館。科技部:106-2511-S-194-002。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7. 2017年12月 「世界權力核心的菁英培育──哈佛園一隅研究觀察」,《中正歷史學刊》,No. 20,頁249-256。
  8. 2017年11月 健康與疾病論述──以威廉時期至第三帝國之德國為例 The Discourse on Health and Illnesses: the case of Germany from the Wilhelmine Era to the Third Reich。「都會空間、文化、與歷史研究──新問題與新方法」學術研討會 Urban Space, Culture and History: "New Questions and New Approaches" Inter-disciplinary Conference ,國立中正大學文學院國際144會議廳。科技部:106-2511-S-194-002。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9. 2017年10月 「學科分野持續或邁向跨領域結盟?──哈佛訪問研究紀聞」,《史匯》,No. 20,頁95-103。
  10. 2016年11月 都會脈絡下的西方現代健康意識型態Rethinking the Modern Ideology of Health in the Urban Context。【新絲路、新思路-成功大學2016年世界史學術會議】,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
  11. 2016年10月 十九世紀健康概念的成形-以德國為例 The Formation of the Concept of Health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he case of Germany。葉聖陶研究會:【兩岸學者共話世界史】,北京大學歷史系。
  12. 2016, May. “Shanghai Parks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rchitectural and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Urban Historiography of China International Workshop, Shanghai Jiao Tung University, China.

其他

  1. 2018年11月 郭恒鈺教授圖書著作「邁向德意志」三版推薦序(三民書局,2019)。
  2. 2017年12月 「世界權力核心的菁英培育──哈佛園一隅研究觀察」,《中正歷史學刊》,No. 20,頁249-256。
  3. 2017年10月 「希特勒對德國難道沒有貢獻嗎?」——這些年,德意志在歷史與記憶間的掙扎。網址:https://sobooks.tw/hsiu-ling-kuo/。
  4. 2017年10月 「學科分野持續或邁向跨領域結盟?──哈佛訪問研究紀聞」,《史匯》,No. 20,頁95-103。
  5. 2013年8月 評論文章:「狂燒狂犬病:燒了貓狗、燒了我們的理智、燒了我們的文明」,台灣STS學會《科技、醫療與社會》電子報,2013年8月號。
  6. 2013年6月 「貝聿銘在柏林」,《台灣建築》,vol. 213, 頁100-103。
  7. 2012年1月 「展覽評論──傳統藝術創作媒材──台灣當代藝術之微量與宏觀」,《文化研究月報》,No. 124,頁95-102。
  8. 2011年11月 「關於改變──當代藝術的契機:『秘密宇宙』系列展覽:荷斯特阿德麥特個展」,《藝術家》,No. 438,頁282-285。
  9. 2011年8月 「城市美學:在島嶼的南方」,《藝術家》,No. 435,頁356-359。
  10. 2010年4月 「『浮游』──女性創作者血肉模糊間的雲淡風清」,《文化研究月報》,No. 103,頁60-63。
  11. 2009年9月 展評:「有沒有一個觀點?由『亞洲藝術雙年展』 看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理想與實踐With or without a Viewpoint? “Asian Art Biennial”, Visions and Practice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in Taiwan」,《文化研究 Router: A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第九期,頁220-227。
  12. 2009, Sep. “History Cannot Be Re-Written”, in Platform Anthology: Asia Culture Review, Incheon Foundation for Arts & Culture, pp. 97-99.
  13. 2007, Jun. 「역사 트랙 만 손상, 다시되지 않습니다(歷史軌跡只有被破壞、沒有被改寫)」, in Platform: Asia Culture Review, No. 3, pp.28-33。

研究計畫

  1. 2023年8月-2025年7月    「烏托邦夢靨-德國現代都會歷史與文化」,國科會,計畫編號:NSTC112-2410-H-194-072-MY2。
  2. 2017年8月-2018年7月 「健康與疾病論述──以威廉時期至第三帝國之德國為例」,科技部,計畫編號:MOST106-2511-S194-002。
  3. 2015年7月-2018年6月 「『台灣世界史討論會』學術發表會計畫」,科技部,計畫編號:MOST104-2420-H006-012-MY3。(與王文霞、李今芸共同主持)
  4. 2014年8月-2015年7月 「反思德國現代都會文化──健康意識之成型」,科技部,計畫編號:MOST103-2410-H194-032 。
  5. 2009年8月-2012年7月 「德國國家社會黨現代化都市計畫與衛生政策」,國科會,計畫編號:NSC98-2410-H194-108-MY3。